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国际刊号:1674-1293
国内刊号:11-5654/R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3074 人次
 
    本刊论文
活血止痛凝胶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性研究
  [摘要] 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实验,以半透膜和小鼠皮肤为透过屏障,采用HPLC测定接受液[PEG400-95%乙醇-水(1∶3∶6)]中丹皮酚的含量,考察活血止痛凝胶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规律。结果显示,活血止痛凝胶中丹皮酚的释药规律符合Weibull方程,拟合方程为ln[-1/(1-Q)]=-0.790 5lnt-1.701 2(r=0.980 9),在8 h内丹皮酚的累积释放率为85.18%,释放速率为2.827 μg·cm<sup>-2</sup>·h<sup>-1</sup>;丹皮酚的累积经皮渗透率以零级模型拟合好,拟合方程为Q(t)=1.757 9t+0.721 3(r=0.999 1),给药8 h后丹皮酚的累积经皮渗透率为54.85%,渗透速率为1.820 μg·cm<sup>-2</sup>·h<sup>-1</sup>。研究结果表明,活血止痛凝胶具有良好的释放透皮性能。

  [关键词] 释放; 透皮; 丹皮酚; HPLC; 活血止痛凝胶

  活血止痛凝胶由白芷、牡丹皮、天南星、冰片等组成,有活血止痛、疏通经络的作用。外用凝胶剂作为新型的外用制剂,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涂抹,局部给药后易于吸收、不污染衣物、稳定性好。此外,凝胶基质多为亲水性高分子材料,有利于皮肤水合形成,促进药物的吸收,所以成为近年来外用制剂研究热点。本实验以方中君药牡丹皮中丹皮酚为指标,采用不同模型对体外释药曲线与经皮给药数据进行拟合,考察活血止痛凝胶的体外释放与经皮渗透规律。

  1 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仪(2487型双波长紫外检测器,717型自动进样器,美国Waters),BSA224S CW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TK-20B型Franz扩散池(上海锴凯有限公司),透析袋(截留相对分子质量7 000,北京经科宏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活血止痛凝胶(自制,批号13111),丹皮酚(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08-200506),聚乙二醇(PEG,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为色谱纯,水为哇哈哈纯净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学考察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丹皮酚对照品适量,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配成0.646 g·L<sup>-1</sup>的溶液,即得。精密移取上述对照品溶液0.1 mL,置于100 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配成0.646 mg·L<sup>-1</sup>的对照品溶液备用。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体外释放(透皮)接收液,过0.22 μm微孔滤膜,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进样量10 μL。

  2.1.3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考察 高效液相色谱仪(2487型双波长紫外检测器,717型自动进样器,美国Waters),Diamonsil C<sub>18</sub>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50∶50);流速1.0 mL·min<sup>-1</sup>,柱温35 ℃,检测波长274 nm,理论塔板数为4 334,分离度2.38。色谱图见图1。

  2.1.4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丹皮酚对照品溶液1,2,5,10,15,20,25 μL进样,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回归方程Y=5 679.4X-1 245.6,R<sup>2</sup>=0.999 9(n=7),线性范围 0.646~16.15 ng。
  2.1.5 日内精密度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μL,连续进样6次,测定丹皮酚峰面积,RSD 1.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1.6 日间精密度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μL,于3日内每日分别进样3次,测定丹皮酚峰面积,RSD 1.0%,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1.7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10 μL,分别于0,2,4,6,8,10,12,16,24,36,48 h进样,测定丹皮酚峰面积,结果RSD 1.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8 h稳定。

  2.1.8 重复性试验 精密吸取6份供试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测定丹皮酚含量,其RSD 0.63%,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1.9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释放接收液1 mL,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加入丹皮酚对照品,按2.2.3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进行加样回收试验,结果丹皮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 2.6%,表明方法的准确度良好,结果见表1。

  2.2 活血止痛凝胶的制备

  按基质处方比例称取卡波姆适量,于蒸馏水中溶胀过夜,搅拌均匀后加入三乙醇胺,使pH调为7,得卡波姆基质;另取处方量聚乙烯醇(PVA)于蒸馏水中加热至90 ℃,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将一定量羟丙甲纤维素(HPMC)分散于加热的PVA液中,冷却,搅拌,溶解。最后将HPMC与PVA的混合液与卡波姆基质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处方量中药浸膏,搅拌均匀制得活血止痛凝胶。

  2.3 体外释放试验

  2.3.1 半透膜的预处理 将透析袋剪成适当长度的小段对剖剪开,用蒸馏水煮沸10 min,放冷,置4 ℃保存,使用前蒸馏水清洗干净即可。

  2.3.2 释放度试验 采用Franz扩散池,将预处理的半透膜固定在释放池与接收池之间,平行精密称取7份活血止痛凝胶(0.70 g/份,每份中丹皮酚含量为77.53 μg),置于扩散池内,使其均匀分布在半透膜的表面,于扩散池内加入已预热的释放液,接受液为PEG400-95%乙醇-生理盐水(1∶3∶6)。池内置电磁搅拌子以350 r·min<sup>-1</sup>的转速转动,水浴温度为(32.5±0.2) ℃,分别在20 min,40 min,1 h,2 h,3 h,4 h,6 h ,8 h的时间点将释放液全部取出,同时补加同体积的新鲜接受液。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供试品中丹皮酚的含量,计算累积释放率。释放量见表2 ,释放曲线见图2。

  分别用采用零级模型、一级模型、Higuchi模型、Weibull模型对活血止痛凝胶各时间点累积释放量进行数学处理,求回归方程,结果见表3。

  2.4 体外经皮渗透试验

  2.4.1 离体鼠皮的制备 将小鼠断颈处死,用适量脱毛剂将小鼠毛小心脱去,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剪下皮肤,小心剥离脂肪层,选取完整的皮肤,置于生理盐水中,于4 ℃贮存。

  2.4.2 经皮渗透试验 平行精密称取7份活血止痛凝胶,按2.3项下方法进行实验,将半透膜换成小鼠皮,于1,2,3,4,6,8 h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皮酚含量,计算累积透过率,并绘制曲线,结果见表4,图3。

  分别采用零级模型、一级模型、Higuchi模型、Weibull模型对活血止痛凝胶各时间点累积渗透量进行数学处理,求回归方程,结果见表5。对活血止痛凝胶中丹皮酚在8 h的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速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6。

  3 讨论

  3.1 指标成分的选择

  活血止痛凝胶由白芷、牡丹皮、天南星、冰片等组成,牡丹皮为本方中的君药;另外,丹皮酚化学名为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相对分子质量166.17,熔点49~51 ℃,油水分配系数为263.2(lgP为2.42)且在紫外区有强烈的吸收,以上性质说明丹皮酚非常适合作为外用制剂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
  3.2 取样时长的确定

  由于局部外用半固体制剂涂布于皮肤上时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如衣物摩擦、空气的影响),因而不能保证药物长时间停留在皮肤上,药物作用于皮肤上的时间受到限制,所以体外透皮和释药规律考察实验取样点设为8 h。

  3.3 活血止痛膏体外释放、透皮规律

  活血止痛凝胶的体外释药曲线以Weibull模型拟合较好,说明其释放符合Weibull动力学方程。即释放的初期,凝胶外层吸附的药物快速释放,呈现突释效应,其原因是凝胶基质为水溶性聚合物,凝胶剂与半透膜接触时,表层迅速被湿润,药物以被动扩散方式通过半透膜,4 h释放量已经达到总释放量的85.69%,而后期释放速度较慢。活血止痛凝胶在经皮渗透试验中,以小鼠皮代替半透膜,呈现出了零级释放的特点,说明皮肤角质层是主要的限速因素。将实验结果以方程拟合得到体外释药速率2.827 μg·cm<sup>-2</sup>·h<sup>-1</sup>明显高于透皮速率1.820 μg·cm<sup>-2</sup>·h<sup>-1</sup>,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与释药速率比较均说明皮肤是活血止痛凝胶中丹皮酚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并起到限速作用。

  4 结论

  通过对活血止痛凝胶膏剂中丹皮酚体外释放及透皮规律的研究,丹皮酚可以迅速从凝胶基质形成的网状结构中释放出来到达皮肤表面,该基质配方与活血止痛膏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及很高的经皮渗透速率,具有皮肤控释给药特点。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