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主办单位: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国际刊号:1674-1293
国内刊号:11-5654/R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3071 人次
 
    本刊论文
论“热在皮肤,寒在骨髓”、“寒在皮肤,热在骨髓”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阴阳、寒热、皮肤、骨髓、太阳、少阴

  《伤寒论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曰:"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此节所言甚是简单,指明患者出现身热恶寒、身寒恶热两种特殊情况的本质。从篇首到此节,皆是太阳病的提纲,其上节则指出太阳病辨阴阳的概要(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此节往下则详细列出太阳病各证的具体治法,此节可谓承上启下的一节。其深层含义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天灾人祸不断。仲景终老后,此旷世著作也随之散落。幸得西晋太医,王叔和细心收集整理,《伤寒杂病论》的残本才得以重现人间。但由于仲景时期条件所限,无法将其所想尽书其着中,使得《伤寒杂病论》言虽简,而意味深远。仲景在《伤寒论杂病论·序》中曰:"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元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历史上天资聪颖、才识丰富的医家甚多。他们钻岐黄、研仲景,多成一代名家。为了便于更多人能了解《伤寒杂病论》的深层含义,历代皆有注解《伤寒杂病论》的医家。据考证,不下千家。这些著作或者从理论的角度,或者从临床的角度,或者从其它多学科的角度,对《伤寒论》进行了多方位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研究。学说层出不穷,各家之间难免会有不同的见解。

  成无己作为第一位为《伤寒杂》做注的医家,在其《注解伤寒论》中说:"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寒也;身热不欲衣者,表寒里热也。"成氏所谓"表热里寒"是否与《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身反不恶寒,脉微欲绝……"的通脉四逆汤证里"里寒外热"同意?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清程郊倩著《伤寒论后条辨》有一段注解,似乎解释了成无己的观点,程氏说:"沉阴内锢尔阳外浮,此曰表热里寒";"阳邪内菀而阴外凝,此曰表寒里热";"寒热之在皮肤者,属标属假;寒热之在骨髓者,属本属真"。程氏在此则下了定论,仲景此条所述就是辨"真寒假热证"和"真热假寒证"。

  纵观历代医家,持此观点者众多。如清·张志聪在其《伤寒伦浅注》中说:"太阳之气主皮,少阴之气主骨,不曰表里,而曰皮肤骨髓者,论水火阴阳之气也。火化之热在骨髓,标反大寒,而不欲近衣者,阳内而阴外也;水化之寒在骨髓,标反大热,而反欲近衣者,阴内而阳外也。骨髓之寒热,里之阴阳也;皮肤之寒热,表之阴阳也。"

  他的另一本着作《伤寒伦集注》说:"此言太阳之根于少阴。皮肤者,太阳表气所主也;骨髓者,少阴里气之所主也";"太阳标阳外呈而少阴之阴寒方盛于内,故反欲近衣也";"太阳本寒外呈而少阴之火方盛于里,固反不欲近衣也。"

  此处"太阳表阳外呈而少阴之阴寒方盛于内"、"太阳本寒外呈而少阴之火方盛于里"又该如何理解呢。陈修园的《伤寒伦浅注》在注解条文时说:"须知太阳标热而本寒,少阴标寒而本热。太阳之标,即少阴之本;少阴之本即太阳之标。病人身大热,为太阳之标热在外,而反欲得近衣者,为少阴之标寒在内,是热在太阳所主之皮肤,寒在少阴所主之骨髓也;身大寒,为太阳之本寒在外,而反不欲近衣者,为少阴之本热在内,是寒在太阳所主之皮肤,热在少阴所主之骨髓也。"

  "热在皮肤,寒在骨髓"、"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为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说,渐成主流思想。时至今日,现代伤寒大家陈亦人、刘渡舟两位老先生,也做此理解,而传于后辈。郝万山老师讲课时曾举过一个生动的案例:一位24岁,再生障碍性贫血晚期的小伙子,全血减少,血色素只有几克,白细胞只有几百个,出血现象特别明显。面色苍白,唇爪不华,畏寒蜷卧,即使大热天也比别人穿得多很多。因为他白细胞很低,合并感染后就一直高烧不退。西药用抗生素,中药用辛凉清解的,用甘寒的,用苦寒解毒的,高烧就是不退。后来请宋孝志老先生来会诊。宋老摸脉之后,问他想不想喝水,他说想。再问他想喝热水还是凉水,他犹豫了半天答不上来。凉水、热水各端来半杯,小伙子一碰见凉水,手就缩回去了,于是拿了热水,慢慢喝了一口,半天才咽下去。宋老于是开出处方:炮附子10克,干姜10克,红参10克,炙甘草6克。此为四逆加人参汤。刚开始科室的医生都心里没底,心想病人出血倾向明显,而且在发高烧,哪敢用热药。但病人服药后体温渐渐降下来,也没出血,一个星期后完全不烧了。郝万山老师前去请教。宋老说,这病人盖了那么厚的被子却在发高烧,不就是《伤寒论》中所指"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他心里觉得烦热,所以去够那个凉水杯,但他碰到凉水杯会觉得冷,马上就缩回来了,这就是真寒。他有虚热,所以他说不清想喝热水还是凉水。他连凉水都不敢碰,若再用银花、连翘、公英、地丁、石膏、知母岂不是害人。这就是阴盛阳浮。虚阳浮于外可以有持续的发热。

  由此来看,此条文所述,似乎确实是辨析真寒假热、真热假寒之证。但若是如此,为何条文偏偏放在太阳病的大纲段落呢?因此,有医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近代名家黄竹斋著《伤寒论集注》引赵嗣真的一段注解,赵氏认为:"皮肤即骨髓之上外部,浮浅之分,骨髓即期皮肤之下外部,深沉之分。与经络属表、藏府属里之例不同。""虚弱素寒之人,感邪发热,热邪浮浅不胜沉寒,故外怯而欲近衣。此所以为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药宜辛温。至于壮盛素热之人,或酒客辈,感邪之初,寒未变热,阴邪闭于伏热,阴凝于外,热郁于内,故内烦而不欲近衣。此所以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药宜辛凉。"直言体质不同,发病迥异,治法亦有不同。

  清初医家陈尧道在其所著《伤寒辨证》中解释说:"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以其人阳气素虚,寒邪外郁于表,热在皮肤为标,寒在骨髓为本,脉须沉而迟,手或微厥,下利清谷,宜小建中加黄芪;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以其人蓄热素盛,寒郁热邪于内,寒在皮肤为标,热在骨髓为本,脉必滑而口燥咽干,宜桂枝汤加黄芩,或白虎加人参汤。"陈氏所言与赵氏大抵相同,又似有少阴、阳明的病症合而并见之意。

  清末民初医家曹颖甫所著《曹氏伤寒发微》则说:"伤寒之病,外虽壮热,往往拥被而卧,虽在盛暑,衣必装锦,并欲向火。兼有目珠火热,鼻中燥,纯口疮发者,要以背如冷水浇灌,为病之真相,甚者如卧水井中。但胸腹之间,绝无疾苦,此即病未入里之验,所谓标热本寒也。此时方用麻黄汤原方,当可一汗而愈。惟麻黄剂量,万不可轻,轻则无济。设汗后胃中略干燥者,可用调胃承气汤以和之,得下便无余事矣。若温热之为病,外虽微寒,往往常风而坐,虽在冬令,由欲去衣,甚至饮水盥凉,尤言畏热。此证,有实热为湿痰所遏,不得外出,而手足厥者;有津液素亏而尺中脉微者,要以渴欲冷饮为病之真相。实热内伏者,宜大承气汤,即厥阴篇厥者当下之例(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阴亏阳陷者,宜人参加白虎汤,加凉营解渴之品,如麦冬、生地、玉竹、瓜蒌根之类,皆可应效。"书中还注解道:"骨髓但作在里解。若以为肾生骨,而误认为热在少阴,则误矣。"

  赵嗣真、陈尧道、曹颖甫三位前辈的理解虽稍有不同,但均是强调原条文既然在太阳病篇,所讲即为太阳病,只是因病有痼疾,病后表现不一,并非其他经之病。经此番解释,再去细细品味郝万山老师的病历,似乎这种理论也能解释得当。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柯琴,他所著《伤寒论注》解释词条文说:"此属内因,不是外感,亦不关于七情。病在形躯,不涉脏腑,亦不犯于经络。故无六经脉证之可凭,非天时寒热所可拘也。是病只在骨髓,不在皮肤。皮肤寒热是指天时,不是指病。两身字言身当其时也。""此条又可分作四证者∶寒热往来不休如疟者,为一证;或阳气内微,但恶寒不发热,病在盛暑而欲着复衣者,为一证;或阴气内弱,但发热不恶寒,病在隆冬而欲裸身者,为一证;或其人绵连冬夏,在盛暑反恶寒,隆冬反恶热为一证。此各从元气之浓薄,而寒热为之浅深耳。"柯氏见解可谓独树一帜。

  究竟原文所指真正含义是什么呢?先师仲景已逝,我们已无从得知。只能根据各自所学、所悟,以个人的观点去解读它。这些观点难免会有差别,甚至有所冲突。但中医学的发展,需要思想的碰撞,需要学术的争鸣。仲景先师已然为我们建立了中医学的框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博览群言,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为这个框架添砖加瓦,最后铸就中医学富丽堂皇的殿堂。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